搪瓷色素的制造多采用傳統(tǒng)的固相反應法,也有近些年發(fā)展起來的液相合成法和微波燒結工藝。但不論采用何種工藝,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進行的。本文概要介紹搪瓷色素公司在制造工藝流程中關于原料加工處理部分。
色素通常指的是將兩種以上著色元素加上填充料,經(jīng)過特定工藝方法的加工處理所制得的混合著色固溶體。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就認為,搪瓷釉的著色反應的產生都是由于液相的存在,因為液相的作用才能使一種化合物的原子轉移到另一種化合物中去,從而形成著色固溶體。然而,現(xiàn)代科學技術已經(jīng)證明,不少色素的形成反應,主要是在固相階段完成,而不需要通過液相階段。因而現(xiàn)在搪瓷色素制造過程中用得最常見的便是純固相反應,如尖晶石、石榴石、鋯鈦酸鹽、硅酸鹽以及化合物與氧化物所形成的固溶體色素,大都屬于這一范疇。
制造色料用原料按其作用可分為著色劑、載色母體和礦化劑三大類。著色劑是指色素中的著色原料,常用的是各種著色氧化物或相應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硝酸鹽、氯化物、磷酸鹽、鉻酸鹽、重鉻酸鹽等,比如鎘紅的著色原料就是硫化鎘和硒化鎘。要求著色原料有一定的顆料細度和顆粒組成,細顆粒能使固相反應進行完全,色調均勻。根據(jù)不同品種,生產工藝不同,其細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在200~400目。
礦化劑通常用堿性氫氧化物、堿鹽、硼酸、氟化物、鉬酸銨、鉬酸鈉等,根據(jù)色料種類與制造方法的不同選擇相應的礦化劑。
載色母體通常用無色氧化物、鹽類、較純的天然礦物或固溶體等。載色母體和礦化劑所用原料的細度要與著色原料一致,也是在200~400目。
一般而言,反應物料的顆粒越細,表面積越大,燒結溫度降低,速度增大。制造色素的原料通常為工業(yè)純或化學純的化工原料,為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應嚴格控制其化學組成、礦物組成和顆粒組成。